E-Comme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Jiuzhou village
全村有7个自然村,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60户,有乡村人口4592人,其中农业人口4592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932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4.00万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
人文地理
1、旧州一塔:位于旧州村左后方田坝内。塔为密檐式十一级方形塔,铜葫芦形宝顶,底座石基,塔身为青砖砌成。此塔造型与大理三塔极为相似。属大理国时代的古塔。塔底座正方形、长宽各5.5米,高2.2米。塔身最下层长宽各2.5米,全塔高15.4米。旧时,塔每层皆有小佛龛一个,内装小石佛像,文化大革命时被损坏,1982年修葺过。1988年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与象鼻塔、制风塔遥相呼应,势如三足鼎立。
2、镇风塔
位于温水元井村西半山腰,与旧州一塔、象鼻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为十二级空心方形塔,葫芦型搭顶,每级四方皆有方孔。从塔顶倒数第三层四角挂有响铃四个。离塔基2.3米的塔底层正面处,镶有一块重修制风塔碑,记载有建塔起因及重修经过。塔长宽各2.7米,高17米。现保存完好。塔座南面镶有块石碑,分别刻有 "进士及第"和"魁星及第"字样。东面镶有一石碑,刻有"翰林及第"四字。北面有一龛洞,内放独角狮头一尊。全塔一级至十二级长宽几乎一样,从此可见此塔建造技水平之高。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3、段信苴宝摩岩碑
位于邓川新州后云龙山的石窦香泉。石窦香泉有两大溶洞,段信苴宝摩岩碑就刻于南洞内约高3米处,全碑共413字。碑宽0.69米,高0.9米,文十八行,每行二至三十三字。楷书、阴刻。该碑是我县年代最早的元、明白文碑。内容是记捐田建寺的经过,所以又叫《舍田碑》。从碑文首行来看,立碑者可能是大理段氏第十一世总管段宝。从碑文中提到的至正三十年,此碑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此碑对研究古白语和当时的历史是一项主要的文物依据。碑面粗糙不平,田记部分残损。1993年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洗心泉碑
立于旧州村街心上方,距杨南金《高节》方西10米处。此碑是御史杨南金为警劝同乡用泉水各洗其心。横额刻有"洗心泉"三个阳字,碑名为"洗心泉诫"。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立。楷书阴字,文二十一行,行4字至51字,全碑共一千字,碑高1.53米,宽0.6米。此碑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乡规民约的典范。
5、高节牌坊
石牌坊位于旧州村街心,牌坊三门并立,中门宽2米,高3.5米,两侧门各宽1.1米,各高2.9米,该牌坊是嘉靖四年,云南副御吏王启,布政司左布政史黄哀,布政司参议夏邦谟、按察副史刘用中、姜龙、大理府知府李揖、同知周奇瑞、吏目华锡、训导杨宝等人为御史杨南金立于大市坪,因先生暮年避水患迁宅於彼,而坊亦随之,至道光丁亥秋,(公元1827年),坊为凤场涧水所没,后为旧州士杨卓栋等率阁村於泥沙数仞中掘出,迁建于先生所导《洗心泉》之次。牌坊正面中门上刻有阳字 "高节"二字,左侧门刻有"江西省参议"五字,右侧刻有 "陕卤道御史"五字。牌坊背面镶有三块碑,其中中门碑是记载有杨南金的生平。两侧门碑记载有该坊的迁建经过,碑文为阿善元记。
6、旧州照壁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后经多次补修,直至1982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又一次补修。照壁宽13米,高10米,厚1.42米,壁檐砖镶图案古朴精美。照壁偏北方镶有一块大理石碑,碑宽0.6米,高1.2米,上刻有:"明御吏杨俩依先生故里"几字,正面有"古仁里"三字,背面有"天开文运"四字。(碑字均系1982年重修后照旧立写)。旧州街上现存三项文物古迹(即照壁、《高节》坊和"洗心泉诫"碑),这三项文物古迹都与杨南金和当地土司阿这有关:原照壁上的"古仁里"三字及 "天开文运"四字,据载是杨南金所题,洗心泉碑的碑名是他命名,高节牌坊是为纪念他而立的,旧州又是明、清邓川县治曾在此地,所以这三项文物古迹是研究邓川历史和杨南金的重要实物依据。
7、古居古树
旧州历史悠久,但很少有保留下来的古居,只有村中百年历史的古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农村经济
旧州村委会属于其他,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4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95.00万元,经济作物收入809.00万元;畜牧业收入1088.00万元,年内出栏肉猪2470头,肉牛812头,肉羊625头,养殖鸡3428只;渔业收入0.00万元;林业收入300.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550.00万元;工资性收入533.00万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业、种植业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604.00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33.00万元,外出务工255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255人,在省内务工220人,到省外务工35人。
重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