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国土面积10.04 平方公里,海拔1980 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8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大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335.00亩,人均耕地0.60亩,林地10727.0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20.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45.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334.9亩(其中:田2127.35 亩,地 2207.55 亩),人均耕地0.64 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蒜等作物。
截止2012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911户通自来水。有1911户通电,有191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8%和9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11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1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5辆,拖拉机80辆,摩托车24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335.00 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33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0亩。
到2012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15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56户;建有小水窖11口。全村有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9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大蒜,主要销售往省外.2012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706.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7.59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大蒜 鲜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包谷制种产业。
梅和村位于右所坝子东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适应多种植物生长,是云贵高原闻名的大蒜之乡、辣椒之乡,历史上因为是梅子和李子的主产地,环境优美,故名梅和李,简称梅和村,梅和村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是右所镇最大的村委会。
梅和人民勤劳朴实、民风淳朴、豪爽奔放、热情好客,多种名族和睦共处,互相帮助,汉白都有信仰本主的习俗,民居建筑多以白族传统方式修造。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七,都要挑选新婚男子至五关庙把各村本主迎到蝴蝶山,身着盛装的白族男女载歌舞、耍龙、舞狮、打霸王鞭,并伴贺词与白族唢呐,诉求平安幸福,财运畅通,赞美新生活,来年大丰收。浩浩荡荡的迎本主队伍从五关庙出发,绵延2.3公里,路边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随处可见。村民和白事都要请文人撰写对联,摆酒设宴会友。
梅和村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物产丰富,地杰人灵,人才辈出,在省内外供职于军界、政界、文化艺术界多人,有的甚至定居于海外,有的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梅和村历来注重教育,现在在村委会班子人员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建成了一流的教学楼,花园式的校区,结束了梅和的学校不在打场就在寺庙的历史。
如今的梅和村生产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展现一片新农村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