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mme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Xihu village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29.00亩(其中田1759.00亩,地170.00亩),人均耕地0.47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蒜等农作物,水面面积4939.00亩,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西湖在洱源县域的右所镇西部。因"其东有堤,为往来大道,湖在道西,故名西湖。"该湖属断陷而成的淡水湖,湖面宽3.3平方公里。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5公里,海岸线长13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8.3米,是历史上有名的"烟渚渔村"。远在宋时渔民就"连芜为畦,植柳为岸,结庐其上,汀港相间,曲折成趣"。现有六村七岛,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六个渔村分布其间,构成村内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村湖画景。环山倒影,碧水翠苇,风景如画,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湿地水产资源和洱海源头清澈明净的湖泊水质是西湖的资源优势。明代杨升庵,李元阳,杨南金等一代名士,曾多次泛湖唱和。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更是倍加称赞:"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处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西湖已列入省级自然风景区,是一块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蛋糕。
文化教育工作方面,1950年,人民政府将"五小村小学"更名"西湖小学"设一至四年级。1969年实行五年一贯制。1974年至1989年设有附设初中。50年代初学校采用白汉双语教学。1978年,学校大胆进行了《白族方言一次性向普通话的过渡》。教学尝试的成功,赢来了省州乃至国家教育部专家赞誉。50年代至今,西湖人才辈出,大中专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各部门。西湖旅游业已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民就业机会增多,收入已普遍增加。
2012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建了南登大桥,进行了南登至李营大路的路面填补,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和改变了村容村貌,完成了西湖内通水管道的安装工程,增加了西湖的水循环,西湖的水质净化,有了一定的作用。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等,主要产品销往省外。2012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55.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以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为主的农家乐旅游服务业。拥有企业1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