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策解读测试1
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乡村振兴重点突破的领域:
一、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二、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2021年,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五、培育知名特色品牌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六、发展乡村旅游
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夜经济”、农家宴、乡土菜等新项目。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农事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2021年,开展线上推介和云端培训,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融入美食评选、创意发布等元素。
七、建设美丽休闲乡村
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推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遴选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1年,打造150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建设2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八、打造田园综合体
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要求,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建设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试点之路。
九、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稳步推进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
十、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开展耕读教育。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
我会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坚持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致力于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撰稿人:赵少真)
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 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我国首家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广东省商务厅,业务指导单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协会以“推动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使命,树立“奉献、创新、共享、共赢”的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为宗旨,整合行业资源、维护行业秩序、带领会员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资源对接平台、政策研究平台、业务咨询平台。 协会成立了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协会高质量发展,更好的发挥省级协会作用。发起成立了“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学院”、“广东省电商扶贫联盟”、“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等组织,联合社会力量,开展以农村电子商务各项工作为载体的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协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与企业、高校,开展峰会、论坛、资源对接、政策研究、产业合作等形式多样的工作,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电商工作高质量发展。 协会承接了广东省人民政府、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人社厅等省级部门以及省内外各地市重点项目。协会每年策划组织“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峰会”(已连续办了五届)、“中国·广东‘农电奖’”(已连续办了四届)、广东农村电商年货节等大型活动,举办“农村电商讲师认证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招商对接会、主题沙龙活动、圆桌论坛等,服务会员单位及电商企业超过4000家,目前已发展成了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农村电商生态组织。 协会搭建了全国首家农村电商短视频学习平台“泥巴学堂”,并落地了广东农村电商实训基地,运营线上平台+线下基地的模式,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全面建成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招收+培养+就业”的闭环模式。 协会自2016年在全国率先践行“互联网+消费扶贫”行动,经广东省县乡村振兴局(原省扶贫办)授权运营“东西优选网”平台,该平台是省乡村振兴局(原省扶贫办)首个授权运营的线上消费扶贫平台、“以购代捐”“10·17全国扶贫日”“6·30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官方指定承办网站。协会先后被省乡村振兴局(原省扶贫办)授予了“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单位”、“广东消费扶贫热心社会组织”、“广东省消费扶贫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协会是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原省扶贫办)官方授权的扶贫产品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并搭建了广东省农村电商直播基地,为农村电商赋能,助力我省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主办单位:大理州商务局 | 承办单位:重庆度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办公地址:大理州下关镇人民街33号
运营单位:大理州电子商务产业园 大理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大理度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大理州电子商务协会
咨询电话:0872-2238869 | 电子邮箱:ser@xtgs.cn | 技术支持:重庆度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